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2018的文章

英文單字的語源查詢工具

圖片
我記得在高一的時候,英文老師曾經跟班上介紹過字首、字根、字尾的概念。那時覺得我的世界觀又開拓了一點,原來英文單字不是最小單位,它是可以再被拆解的。 於是,後來有好一陣子,我在背單字前,都會先到一個網站查該單字的字首字尾。後來沒有再使用該網站查詢有兩個原因:一、太花時間了,每個單字都查詢的時間,都可以再背誦單字一輪了。二、那個網站倒了,我現在要找也找不到了 QQ 直到長大後,有去主動了解英文的語言系統發展的歷史,才比較明白英文語言系統是一直在演化的,就跟中文語言系統一樣。想了解中文的語源,我可以去找說文解字來看;但想找英文的語源,我卻沒有很好的入門方案。 以下是我目前所知道的,能找英文語源的查詢工具 語源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是一定要放第一個的網站。雖然我一直覺得它的斷句很爛,閱讀起來很不舒服,但它是我目前能找到收錄最多語源資料的網站,甚至連該詞彙在各時間點的發展都有。現在看它的斷句好像有好一點 … march | Origin and meaning of march by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youdict 優詞 第二個要介紹的網站是優詞。這個網站超奇妙的,對語源的解釋寫得很口語,跟第一個網站的寫法很不一樣。滿推薦的,真希望我高中背英文時有這個網站 XD 優詞詞源 [中文版] dictionary 詞根詞綴_同根詞 - 優詞詞根字典 dictionary 詞源 (Etymology) - 優詞詞源 [英文版] Google search 第三個要介紹的是 google 搜尋 … 嘿丟就是 google 大神。我本來只是想用 google 搜尋網路上找得到的英文語源辭典,所以就用「dictionary origin」當關鍵字搜尋。結果,它就跳出整理過的資訊卡片了 …,還有附上簡易發展圖呢 dictionary origin - Google 搜尋 [G 密技] Google 搜尋讓你輕鬆查「定義」! - 香腸炒魷魚 Google の検索で辭書定義の結果出力が充実(例文、同義語、語源など) | TechCrunch Japan 字首字尾 English4Formosa 貌似是台灣人開發的查詢系統,也有手機版可

用 Stylus 微調國教院網頁樣式

圖片
之前在寫論文的時候啊,看到不懂的學術英文單字時,我通常都在第一時間把單字拿去餵 google。通常,有很高的機率會查到這裡: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、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 。他是台灣行政院底下研考會的網站,資料庫中能查詢的內容有兩大部份:公告詞彙以及機關建議詞彙。 我覺得這個網站還算不錯的參考,因為能查到許多領域的中英對照表。不過,這個網站有個奇怪的排版,就是字會黏在一起 … 這讓人很困擾 R。以 psychology - 心理學 詞條為例 從圖片可以發現到,文字都黏在一起了,相當難以閱讀。不過,同時也能看到,在每個應該分段的地方,都會有兩個全形空格隔開前的語意段落。因此可以猜想的是,可能是資料從純文本轉換成富文本時出現了問題。 打開瀏覽器的開發人員工具後,可以發現,該段落是用 h4 標籤給包起來的,而且內容的換行是純文本形式的換行,而沒有在 HTML 碼上用 p 或 br 的語意標籤來分段。 因為最近在學寫網頁,就做了一些微調,讓畫面比較好看一點。作法就是 透過 Chrome 附加元件 Stylus - Chrome 線上應用程式商店 ,來為網頁客製 CSS 樣式 用 CSS 選擇器 div>h4 框定要修改樣式的區塊 用 white-space: pre-wrap 強迫文字排版和 HTML 碼中的排版一樣,讓文字分段,不再黏在一起 用 line-height: 1.8em; 增加行距,讓閱讀更舒適 CSS 碼如下 div > h4 { white-space : pre-wrap ; line-height : 1.8em ; /* word-break: break-all; */ } 這樣調整後,排版就比較順眼惹。其實用 <pre> 標籤替換 <h4> 標籤也可以,但可能需要用 JavsScript 來做替換,比較麻煩。所以最後還是選用純 CSS 的調整方式 ​

重拾招來部落格

圖片
這大概是我第 N 次開新的 Blog 了吧。我第一次有 Blog 是在中二時期,那時還是無名小站與 Yahoo!即時通 稱霸的年代。等到我大三的時候吧,Facebook 等社群服務興起,Blog 文化逐漸式微, 無名小站倒了 ,我的網路童年的一部分也跟著消失了。 這次又心血來潮重新寫 Blog 的原因是,最近查程式相關知識的過程中,見到許多既有知識含量、又有清楚思想的 Blog。我因他們的文章獲益良多,也想成為這樣的人。雖然之後可能會將 Blog 搬遷到 Github page 上,或是自架 Blog,但既然我想要的是維持習慣,那就還是從方便的這裡開始吧。搬遷的麻煩等到搬遷實在說。 順便列上幾點我認為寫 Blog 的好處/初衷。或許之後我又快堅持不下去時,這些文字能幫助我再次拾回熱情。 整理想法 因為最近在學寫程式,需要大量的查閱相關資料。在查詢的過程中,總是會找到不少質量高、口條也清晰的文章。這時候,我就會放慢原來查資料的腳步,探出頭悄悄這篇文章是誰寫的、他的學經歷是什麼、以及他 Blog 中的其他文章是不是也很好看。以下是一些舉例: Home - 陽志平的網志 ,認知科學專業,並用認知科學觀點切入文學寫作、寫程式 … 等等領域 中文博客 - Yihui Xie | 謝益輝 ,統計學專業,對於 R 的開源貢獻良多 蔡志浩 – Taiwan 2.0 ,認知心理學專業,時常用心理學角度看待生活細節 這些人的文章都有一些共通點,像是具有專業知識、有系統的思想、以及時常引用外部連結與自己過往的文章。有人說,最好的學習方式,其實就是教導別人,從教的過程中再次應用知識,藉此固化記憶;其實書寫也有類似的效果。寫到別人看得懂了,才算是真正掌握了這些知識。 我希望透過 Blog 的書寫,記錄自己的思想、連結外部資訊與自身經驗,最後能系統地整理自己的想法 推廣知識/思想 自從 Google 大神出現後,我遇到困難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 google 別人的過往經驗。例如,前陣子因為我有換機需求,想要備份 Line 的資料,而 Line 的備份功能在通訊 APP 中是數一數二差的。於是我做過功課後,採用了 先使用 ADB 工具修改 Android id,再透過小米內建備份功能 的方式來備份。小時候讀的課文裡曾有這麼一句話 得之人者太多